學校積極服務貴州經濟社會發展,注重培育發展特色優勢學科。主動服務貴州“大扶貧”“大數據”“大生態”三大戰略,充分發揮科技優勢、人才優勢和平臺優勢,聚力打好科技扶貧、教育扶貧和校農結合三套“組合拳”,服務脫貧攻堅,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。

微信截圖_20210119141113.png

學校是浙江大學、中國農業大學、華東師范大學對口合作建設高校,與西安交通大學、四川大學、天津大學、哈爾濱工業大學、中南大學、北京郵電大學、江南大學等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。同時, 學校積極推動貴州高等教育發展,與貴州省9個市(州)高校開展對口合作。學校與全省9個市(州)、20多個縣(區)人民政府以及與茅臺集團、甕福集團、中鋁貴州分公司、中煙貴州分公司等200多家企業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,加強科技合作,實施貴州省“博士科技興村”“三區科技人才”“教授、博士進企業”“百千萬科技特派員系統工程”“博士村長計劃”等行動計劃,深化校地、校企合作,提升合作層次。

學校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,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所高校或研究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,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、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、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、孔子學院獎學金院校,在美國普萊斯比學院建立了孔子學院,與岡比亞大學共建孔子學院。此外,學校在IAUP(國際大學校長聯盟)、AUAP(亞太大學聯盟)、EPU(歐亞太平洋學術協會)等國際組織中發揮了積極作用。2008年以來,學校承辦、協辦了12屆“中國—東盟教育交流周”系列活動。

微信截圖_20210119141128.png

面向未來,學校秉承“明德至善 博學篤行”的校訓,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,加快推進部省合建和“雙一流”高水平大學建設,牢記囑托、感恩奮進,為服務貴州“三大戰略”,為決戰脫貧攻堅、決勝同步小康,為開創百姓富、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作出更大貢獻,奮力書寫創建高水平大學實現百年輝煌的奮進之筆,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。


【課程主旨】立足時代,發揚紅軍長征精神,進一步弘揚和發展中國共產黨的優良政治作風,提升干部政治信仰和覺悟。

【核心課程】

毛澤東與長征精神

貴州紅色經典戰例

三線建設與貴州

心學范式與黨性修養

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

領導干部意識形態能力建設

遵義會議的歷史地位與啟示

從茍壩會議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

四渡赤水—戰略思維與決策的典范

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

走好新時代長征路

不忘初心與使命——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行的根本動力

從紅軍在貴州的歷程深刻認識和把握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

信仰的力量

習近平黨建思想的基層實踐

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體會

習總書記關于從嚴治黨重要論述學習 黨員領導干部理想信念與職業操守

全面深化改革與黨建工作創新

黨員干部政治紀律與政治規律

民意的力量—怎樣做好黨的群眾工作

一帶一路戰略